金融机构篇
1、金融机构是否可以查询贷款人(单位)不动产信息?
可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网上抵押系统”和济南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面向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经贷款人(单位)授权后可以查询相关的不动产信息。
2、金融机构是否可以获取贷款人(单位)的不动产权证明?
可以。我市已建成“济南市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平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网上抵押系统”,“泉城办”手机
APP,获取和验证贷款人(单位)的不动产权电子证明。
3、金融机构是否可以与不动产登记机构建立网络互联,共享信息?
可以。济南市已落实不动产登记机构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互设服务网点,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场所延伸至银行网点,商业银行可通过业务专线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企业和群众在签约银行办理贷款后即可通过网上申请抵押登记,实现各类抵押登记的“不见面申请”。
4、 金融机构是否可以通过其贷款审批系统直接进行抵押申请。
可以。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系统可与不动产登记系统按照接口规范进行对接,直接进行抵押申请。
5、 金融机构是否可以在登记机构设立服务窗口?
可以。济南市已落实不动产登记机构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将金融贷款审批环节的资料通过标准接口传递给登记机构,实现抵押登记“秒批”办理、“零资料”办理。不动产登记机构将本部门及获取税务部门的资料共享给金融机构,保障金融机构的贷款安全。
6、 金融机构是否可以申请登记机构在其银行设立服务窗口?
可以。金融机构可以与不动产登记机构与签订合作协议,将金融贷款审批环节的资料通过标准接口传递给登记机构,实现抵押登记“秒批”办理、“零资料”办理。不动产登记机构将本部门及获取税务部门的资料共享给金融机构,保障金融机构的贷款安全。
7、 金融机构是否可以网上进行抵押登记申请?
可以。金融机构可以与不动产登记机构与签订合作协议,将金融贷款审批环节的资料通过标准接口传递给登记机构,或直接登录登记机构提供的“网上抵押系统”,实现抵押登记的网上办理、“零资料”办理。
8、 金融机构是否可以使用电子证照?
可以。我市已建成“济南市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平台”,在全市各金融机构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使用。
9、 金融机构是否可以批量缴费,网上缴费?
可以。
10、新建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是否已经全面推行?
是。济南市已经全面实施新建商品房合同备案和预告登记。开通预告登记的网上办理,银行与购房人签订购房贷款合同后,应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预购商品房的抵押预告登记。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转房屋所有权登记与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转抵押权登记能否一并办理。
可以。
12、新建商品房转移和抵押登记能否同步办理?
可以。
13、二手房转移和抵押登记能否同步办理?
可以。
14、抵押注销和抵押登记能否同步办理?
可以。在抵押物、抵押人、抵押权人不变情况下的续贷业务,将前一笔贷款已经设立的抵押权注销登记和新一笔贷款需要办理的抵押权设立登记同步申请、一并受理、同步审核、分别登簿,实现不动产抵押权注销登记与抵押权设立登记无缝对接,解决企业“过桥资金”筹措难题,规避抵押物“悬空”风险。
15、抵押权转移能否办理登记?
可以。
16、 债务人转移和变更能否办理登记?
可以。
17、抵押登记的贷款合同与抵押合同能否合并?
可以
18、金融机构办理抵押登记需要重复提交营业执照、金融许可证等资料吗?
不需要。通过济南市政府的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不动产登记机构已经将共享的营业执照、测绘图纸金融许可证等10多个部门的数据直接用于不动产登记,其他未共享的资料,也利用拍照等数字化手段上传用于登记审核。
19、 网上办理抵押登记需要提交什么资料?
金融机构网上办理抵押登记的无需专门材料,相关贷款审批资料共享登记机构使用,有特殊需要的通过金融机构网上传递。
20、 办理抵押登记环节有几个?
1个环节,登记中心目前已经与41家相关金融机构(含银行、小额贷、保险公司等)建立专线互联,通过“网上抵押系统”申请办理抵押登记,个人和金融机构无需到大厅办理,实现不动产登记零跑腿。
21、 办理抵押登记时限多长。?
1个工作日。
22、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时,是否还需提交评估报告或抵押价值确认书,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审查?
不需要。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时,登记机构不再收取《抵押物价值确认书》、《抵押物评估报告》等认定不动产价值的资料,不对抵押物的价值进行审查;
23、金融机构办理抵押登记是否有规范文本?
有。在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过程中,申请人可使用规范合同文本。
24、 是否与公积金机构开展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办?
是。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公积金实行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办。
25、 金融机构办理抵押登记是否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
可以。金融机构通过“网上抵押系统”在办理各类抵押登记时可以采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使用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直接作为申请资料,加盖电子印章与实体印章具有同等效力。